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充滿回憶的小平球場,依然如昔般溫暖地迎接著我們。
愛著青赤,也被愛著的「玉」。
培育出那份才能的根源,以及今夏再次穿上藍紅戰袍的理由――。
那裡存在著鮮明而真摯的情感。
「不希望沒有我的東京奪冠」
所以,玉回來了。
「因為我想讓東京奪冠」
多摩的根源
――開始踢足球的契機是?
「足球是從出生開始就有在踢了(笑)。從小就喜歡運動,曾經也打過棒球和籃球。從幼稚園時期就和朋友們以“玩耍”的方式玩各種運動,其中足球是我最擅長也最喜歡的。我想這份熱愛一直持續到小學,父母說『既然這麼喜歡,就找附近的足球隊吧』。不過,第一次加入的隊伍一週只練習一到兩次,很快就覺得不夠了。那時候,ヨッチ(武藤嘉紀選手)也在同一所小學,他的爸爸們也會一起在校園踢足球。於是,ヨッチ的爸爸邀請我『要不要來巴迪SC?』。那大約是小學三年級快結束的時候。」
――與FC東京的關係是?
「小學五年級時進入了深川足球學校。在巴迪SC每週練習三次,東京的學校每週一次。即使如此,我還想踢更多球,所以每週還去另一所足球學校兩次,也參加小學隊的晨練。所以,一週幾乎每天都沉浸在足球中(笑)。總之我很喜歡足球,無論是帶球還是射門都能做到,也喜歡當守門員。小學時期我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笑)」
——加入FC東京U-15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嗎?
「我想進入東京的青訓學院,主要是因為我參加了足球學校。在心底裡,我一直希望能在更高水平的地方踢球。另外,我也很喜歡看足球比賽。2002年的日韓世界盃我也去看了。看了日本代表隊的兩場比賽。英格蘭戰、準決賽和決賽我也都在體育場觀看。J聯賽的話,我去了很多東京的比賽。從足球學校時期開始,我就買票去味之素體育場看比賽。進入U-15後因為能拿到票,所以覺得「隨時都能去」,那時候真的很開心(笑)」
――當時對頂級球隊的印象是?
「直宏先生(石川直宏)非常犀利,我也很喜歡Kelly。和U-15隊的大家一起去看的2004年山崎納比斯可杯(現YBC Levain杯)決賽也讓人印象深刻。至於選手,果然還是喜歡Sasa SALCEDO(※注)。在關鍵時刻攻入令人印象深刻的進球。那種比賽風格,真是帥到不行。深川學校時期經常“等候出場”拿簽名。Kelly、Lukon、Amaral……還有馬場憂太選手。因為我太喜歡了,U-18時期倉又先生(倉又壽雄/當時U-18監督)特地幫我拿了球鞋。」
※註-2005年7月加入,並於隔年賽季中途離隊。雖然在隊期間不長,但在對東京Verdy的比賽中攻入決勝球等留下深刻印象的進球。三田選手的應援歌與Sasa SALCEDO使用相同曲目。
――暱稱「タマ」的由來是什麼?
「從U-15時期開始。當我在做伸展運動時,丸山教練(丸山浩司/當時U-15教練)對我說『你總是穿著同樣輕鬆的裝扮啊。簡直就像多摩川的玉醬一樣』(笑)。其他隊友都是像魯本、巴布羅、ZECA爾卡洛斯這樣的足球選手名字……所以一開始我非常討厭這樣的稱呼。但很快我就習慣了(笑)」

轉捩點般的恩師相遇
――青訓時代的回憶是?
「U-15時期,在中學三年級最後的比賽『高圓宮盃全日本青年(U-15)足球錦標賽』中,我們成功晉級決賽。決賽(2005年12月29日)是在天皇盃準決賽(大宮對浦和)之前舉行的。即使如此,東京的球迷和支持者還是趕來為我們加油。雖然輸了,但能在那樣的氛圍中於日本國立體育場比賽,我記得那是非常愉快的經驗。U-18時期,高中三年級(2008年)時贏得『日本俱樂部青年錦標賽』冠軍的經歷也讓我印象深刻。」
――在U-18俱樂部青年錦標賽中大放異彩並被選為大會MVP,對三田選手來說是一個轉捩點。
「那時候的球隊很強,感覺不會輸。整個賽季幾乎沒輸過吧?我自己直到高二中期之前也很少上場比賽,有過很懊惱的時期。不過,能和比我大一歲的洋平先生(大竹洋平選手/現・長崎)他們一起比賽,學到了很多東西。結果,我覺得自己從邊鋒轉型成防守中場後才真正開花。原本我腳並不是特別快。隨著年紀增長,周圍的體能也提升了,於是我想與其在邊路踢,不如在防守中場發揮自己的優勢。當時監督倉又先生也是這麼想的,所以讓我擔任防守中場。結果非常合適。高三那年我全場比賽都擔任防守中場,我認為這也帶動了球隊的成績。」
――當時球隊所需要的是什麼?
「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戰鬥狀態,必須不停奔跑。在這方面我真的得到了鍛鍊。無論是比賽還是訓練中,都不允許偷懶。有一次,因為對手很弱,我隨便踢了幾下,結果15分鐘就被換下場,還被狠狠地罵了一頓(笑)。我至今仍記得倉又先生說過『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哪裡、誰會在看著你。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另外,也許就是享受足球吧。拼命奔跑施加壓迫,然後迅速奪回球權。從那裡發動快速攻擊,總之非常非常開心。」
――在青訓時期培養的東西,現在也是三田選手的基礎嗎?
「為了始終以戰鬥為基礎,我被嚴格鍛鍊了。倉又先生、丸山教練、右田先生(右田聰/現U-18教練)以及本吉先生(本吉剛/現四國學院大學監督)等熱血的人們都曾鍛鍊我,我認為現在的自己就是這樣形成的。說起來,村林(裕)前社長也常常責備我。『不要邊走邊吃麵包!』之類的(笑)」
名為世界的典範
――明治大學四年級時以「JFA・J聯盟特別指定選手」身份首次代表青赤出場,畢業後以職業選手身份加入東京隊,之後的道路是如何走過的?
「職業生涯第一年,在Ranko POPOVIC監督的帶領下,我認為在被派上場的比賽中幾乎都能展現出良好的表現。正因如此,我更希望能有更多先發的機會……。雖然只有一次,但我也曾擔任過比賽隊長,感到非常充實。接著到了第二年,Massimo FICCADENTI監督就任。他的足球戰術系統有些特殊。坦白說,當時的我覺得自己不太適合這種足球風格。因為我對防守中場的位置有很強的執著……。現在回頭看,我能理解陣型和位置是由監督決定的。當時真的很難適應。」
――對防守中場的強烈執著,也成為之後轉隊的原因之一嗎?
「我一直想展現自己作為防守中場的能力……。結束三個賽季後決定離開東京,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在U-18和大學時期,我一直擔任防守中場,深信那是我真正能發揮實力的位置。但在東京卻很難做到這點,這時仙台來了『想讓你擔任防守中場』的邀約。於是我做出了決定。」
――您曾經有過某天會回到東京的想像嗎?
「我真的不知道是否能回來,但心裡一直有著總有一天會再回到東京……的想法。上個賽季之前,也收到了來自東京和神戶的邀約,對於是否留在仙台,我曾經非常猶豫。不過,神戶方面給出了具體的說法,『想踢像FC巴塞羅那那樣有魅力的足球,並且在其中擔任防守中場』。這對球員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實際上,我認為那個判斷和選擇並沒有錯。上賽季我出場最多,進球數也是隊內最高。在一年半的正式比賽中大約進了20球,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充實感,透過取得成績,我的自信心也逐漸建立起來了。」
――你曾想像過能與Andres INIESTA選手站在同一個球場上嗎?
「伊涅斯塔在位置和比賽風格上都有相似之處,我一直認為他是我努力追求的球員。因此從練習時期起,我就一直觀察他的比賽。傳球當然很出色,控球也很棒,球的位置擺放等也成為我的參考。他真的很珍惜球權,當與對手爭奪五五波的球時,他一定會挑戰將球變成自己的球,並且能做到。這樣的新發現讓我即使到了這個年紀,仍能學習,這是我的喜悅。能與大衛 比利亞以及Lucas 波多斯基等人一起比賽,也是非常寶貴且美好的經驗。」

心底深處的思念
――對於離開神戶這件事呢?
「我也有想過或許可以再多待一點在神戶。不過,在這個時機收到來自東京的邀約,坦白說我很想在長谷川健太監督麾下踢球。不論是在仙台還是在神戶的時候,我一直都有在關注東京的足球。這也是我與他們對戰時的感受,大家都很拼命跑動,也很努力戰鬥。覺得他們踢得很棒。帶著這樣的印象,我直覺地想『我也想在這裡奮戰』。」
――您也關心東京本季的成績嗎?
「這個賽季一直都有不錯的成績,我一直希望東京能奪冠……。不過,說實話,心裡某個角落可能不希望沒有我的東京奪冠……。因為,我想讓東京奪冠。從小就支持的東京奪冠,真的是我一直以來的目標。」
――實際會合後,從內部來看現在的東京是?
「大家都能跑動,也能戰鬥。這已經作為球隊的基礎確立了。這點如我所想。不過,現在的成績不是我一個人,而是其他大家一起累積出來的,所以我也感受到壓力。即便如此,我只能憑藉培養出的自信和經驗,在球場上全力以赴地比賽。我認為這份心情只能用結果來證明。」
――曾經學習過的,在東京足球中戰鬥、奔跑,我也想在其中活出自我。
「我覺得這樣的足球風格很適合我。就像我在U-18時期所展現的那樣,能跑動、能戰鬥,且能連接的風格是最好的。現在的球隊有著努力拼搏的精神,攻擊也以簡單快速為概念,但我認為在關鍵時刻也需要連接的部分。每位選手的能力都很高,我會帶著加入並進一步提升的意識,在攻擊面創造出『不同』。」
――明年將滿30歲。作為足球選手的願景是?
「我仍然有強烈的意願想要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如果能在這裡好好累積並取得成果,例如獲得日本代表隊的機會也不是不可能。我想上場比賽、奪冠,無論年紀多大都不放棄持續進步。而且回到東京後,有很多人為我感到高興,這讓我自己非常開心。所以現在我想為東京努力,想要有所表現。我想在東京奪冠。這是真心誠意的心情。一定要在東京奪冠!」
◇三田啟貴(みた・ひろたか)簡介

文字:藤原悠
照片:新井健一、佐佐木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