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赤指揮者掌控中場的高宇洋選手與作為萬能型前鋒日益彰顯存在感的長倉幹樹選手。這兩位東京中路線不可或缺的選手,曾一同在Albirex新潟效力,並接受過松橋力藏監督的指導。這次深入探討背號8號在讀懂比賽節奏中控制比賽,以及背號26號在前線成為目標並以機敏判斷展現良好配合的場上“連結”。作為力藏東京核心的兩位選手,暢談了球隊現狀與未來可能性。

──兩位的比賽風格看起來並不拘泥於固定模式,松橋力藏監督也期望球員能有不受限的表現,對吧?
高宇洋 確實如您所說,監督的理念是「看對手再決定怎麼做就好」。他會給我們對付對手的最低限度指示,但我想松橋監督也認為「站上球場後,自己判斷並做出選擇會更有趣」。我從Albirex新潟時代開始就持續這樣的踢法,這也是我成長的部分。當這種足球風格契合時,無論攻守都能持續掌控比賽。就像2022年J2聯賽奪冠的賽季,我們能掌握比賽主導權,不論對手是誰,防守時能引導對方,控球、反擊、定位球都能得分,整隊彼此都能理解配合。
長倉幹樹 我本來就擅長於策略上的博弈,所以我認為這點在力木(松橋監督)的足球理念中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高 東京是一支擁有強烈個性的球隊,但這些個性卻難以連結起來。從上個賽季開始,我們經常使用「連結」這個詞,自從長倉選手加入這支球隊後,他總是在我希望他出現的位置出現。在這種情況下,他會從這些選項中做出這樣的判斷,會輕鬆地把球交給我,在那裡轉身,帶球前進,這些判斷和動作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共享相同的感覺。這樣一來,我們兩人就能在場上推進幾公尺,打破局面,這對我來說幫助很大。但讓我驚訝的是,幹樹竟然有這麼強的決定力進球。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驚喜,也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長倉 我自己並沒有做什麼特別困難的事,但透過與隊友的連結,還是能找到突破的機會。除此之外,我想是因為我順利融入了球隊。

──本賽季的東京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期。從現在開始,傷兵陸續回歸,您認為足球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高 在我離開之前的柏Reysol戰(第23節)、浦和Reds戰(第24節)、鹿島Antlers戰(第25節),我認為大家都能帶著手感去比賽。雖然有贏有輸,但鹿島戰我們在製造機會的同時掌控了比賽節奏,我想持續保持那種感覺,並在關鍵時刻更加深入追求勝利。
長倉 原本在新潟踢的足球和東京的足球是不同的,如果能夠將東京的優點與リキ先生的足球風格巧妙融合,我認為能夠更上一層樓,所以從現在開始想要更加努力推動這樣的嘗試。
──正如剛才高選手所說,能以相同視角進行比賽的選手越多,連結也會越廣泛。為此需要什麼呢?
長倉 我認為只能從練習中反覆重複。因為臨場發揮要畫出相同的畫面是很困難的,所以在練習中能建立到什麼程度與隊友的關係是很重要的。每天的練習中釐清疑問也很重要,還有觀察自己和對手會做什麼樣的動作來學習,或者說思考各自應該做什麼樣的動作,我是這樣來進行比賽的。
高 沒錯沒錯。要踢出掌握主導權的足球,果然只能堅持不動搖地持續下去。不過,就像剛才幹樹說的,東京有東京的優點。能夠巧妙融合這些優點是很重要的。縱向速度是傳統的特點,所以關鍵在於判斷和控制的運用區分。如果在這些判斷部分加深共識,不論是慢攻還是快攻,都能打出讓對手害怕的攻擊。我自己覺得我是在控制這一切的位置上。只能透過與各種選手對話,一邊訓練一邊磨合了。

──松橋教練曾說過「不要思考,要憑本能行動」這句話。要如何才能消除迷惘呢?
高 每個人該做的事情都很明確,所以首先大家必須有意願去接球。這樣一來,選擇才會變多。東京必須更加明確地展現出接球的意願。因此,才會發生組織推進的傳球被對手攔截而失分這種可惜的情況。當然不只是這樣,我們也想要反制對手的逼搶。我認為那就是看著對手,勇敢去做就對了。
長倉 如果不建立良好的距離感和關係,球是無法流轉的。並不是說有迷惘,但如果距離感變好,就像楊君(高選手)說的,選擇會變多。如果能在那樣的狀態下進行比賽,心裡也會產生餘裕,所以這樣的累積會導致迷惘消失。
──那麼,本賽季的聯賽還剩下10場比賽。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都想要展現怎樣的表現呢?
高 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比賽。因為過去幾場比賽都缺陣了,所以很想在場上踢球,而且比賽已經不多了。必須至少往上爬一個名次。對接下來的比賽,我有非常強烈的想法,就是全部都必須贏。總之就是想贏。
長倉 聯賽戰無論如何都要爭取更高的排名,天皇盃則以奪冠為目標。個人方面,我的比賽區域已經確定,所以想知道自己在這樣的球隊中能做到多少。在這之中,我想專注於能突破困境的程度,以及能否做出連結進球的表現。無論如何,透過訓練提升狀態,並準備好能像平常一樣發揮現在能做到的事情,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

──最後請各自談談對本賽季接下來的期許。
長倉 首先會努力不受傷,堅持到最後,並盡力做出能帶來勝利的表現。
高 我想與球迷和支持者們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並且在場上保持全力以赴的戰鬥態度來比賽。天皇盃仍有奪冠的可能性,因此我會非常執著,努力讓最後能夠歡喜慶祝。
文字提供 馬場康平(自由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