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而鳴 ~鐘聲為誰而響~

TOKYO主義2019.11.05

為你而鳴 ~鐘聲為誰而響~

「無法抗拒地喜歡」
我的前輩記者如此形容髙萩洋次郎的表現。
雖然性格如此容易膩,但他的表現卻讓人看不膩。

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他的生活態度本身就體現在他的比賽中。

沒有正確答案的永恆追逐。
比任何人都更感到有趣。

不知從何時開始,愛上了足球,也讓別人愛上了它。
髙萩洋次郎正處於那個迴旋的正中央,現在也是,未來亦然。

容易膩的理性主義者

這是一種挑戰。

「如果能傳達髙萩洋次郎的生活方式,那會很有趣呢」

以此為主題結束採訪,感覺頗有收穫。但要將其寫成文字卻很困難。在沉思的同時,攝影師按下快門,輕鬆地開了個玩笑。

「我真希望我生得像洋次郎那樣的臉」

確實,外表性感又帥氣。但比起這些,洋次郎更擁有吸引人的魅力。如何表現這一點,這比任何推理小說都要困難得多。他擁有如此神秘的魅力。

人在喘息之處,需要留白,浪費也是必要的,但他說「討厭浪費」。或許正因如此,他平時總是比別人先一步思考並行動。當被問到「為什麼呢?」時,他回答說:「不是因為我急性子嗎?」並接著說。

「這樣做就結束了,預先思考是因為不想浪費時間。既然是自己做,就不想做麻煩的事」

這真的是非常合理且條理分明的思考方式。擅長描繪最短路徑並規劃路線。選手會主辦的活動準備,因為由他負責,比以前順利許多。但因為什麼都能做,也有點容易膩。「衝浪、滑雪板、高爾夫、潛水……什麼都嘗試過」,他數著自己挑戰過的項目。

「高爾夫球具一套,還有潛水執照全部都準備好了。但是,很快就膩了,不再做了。因為是玩樂,只要做到一定程度就好。所以,就覺得夠了。」

即使有那樣的性格,我仍然一心一意地持續踢足球。

「足球的情況就是這樣不太順利。沒有正確答案,反而錯的比較多。所以,也許是唯一不會感到厭倦的原因。」

原來如此,加上「為了足球」這個開頭,就能理解「不想浪費」的意思。或許正因為如此,滾動的足球才讓他如此著迷。

無盡的追逐遊戲

「你覺得足球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什麼?」

這麼一說,他歪著頭說「為什麼足球會這麼有趣呢?」。雙手交叉說「因為一直都很有趣,所以不太清楚」。他嘆了口氣說「雖然喜歡,但並不特別喜歡看足球比賽,如果當成工作來看就覺得無聊」。經過一番思考,得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因為可以一直像孩子一樣成長吧。一直都不算厲害,總是有想要這樣做、那樣成為的願望不會停止。因為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才不會感到厭倦。反過來說,如果做得很完美的話,我就不會踢足球了。我想完美了就會放棄。但因為沒有完美,所以才能一直持續下去。」

那永恆的追逐遊戲,在出生並成長的福島縣磐城市相遇,幾乎每天都持續踢著足球。小學五年級時,為了足球,每週一次從家裡開車一小時到J村足球學校上課。幸運地遇到良好的指導者,精神與技術都迅速成長,並被選入U-15日本代表隊。

「在U-15日本代表隊中,中體連的選手大概只有我一個。因為一直比大家差,所以只能拼命跟上。特別是熱身前的技術練習我非常討厭。因為我覺得比賽時才能展現實力,所以總是希望趕快開始比賽。比我厲害的人有很多,但我比較喜歡實戰。為什麼?因為可以蒙混過關。」

即使現在仍說自己「足球踢得不好」。即便如此,說他適合實戰,是因為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瞬間都隱藏著這點。這一點至今未曾改變。

「說實話,我是那種平常生活也想有效率過的人,所以真的不想白白跑來跑去。如果能不跑就不跑,這是我的想法。想要建立一條明確的路線或導線,不想輕易回頭,最好不要。因為不想浪費時間,也想輕鬆一點。」

所以說,「一切都是準備」。為了傳出一記成功的傳球,必須消除一切浪費。確保視野,調整身體方向,並對球的位置細心注意。事先也要掌握接球選手的特徵,「傳球和踢球無論是練習還是比賽,都會注意隊友的右腳、左腳、空間、腳下以及傳球速度」。這樣的背景,緊密地凝聚在他的比賽中。可以說,這就是他的生活態度的體現。

改變人生的那一天

然後,一中畢業後,離開父母家,決定跨區加入Sanfrecce廣島青年隊。雖然通過了測試,但也曾想過「或許在家鄉快樂地踢足球比較好」。當我向父母吐露這心情時,他們說「如果是帶著那樣的心情踢足球,還是去廣島比較好」,於是給了我支持和鼓勵。

「我想他是希望有人告訴他『去吧』。如果當時沒有人這麼說,他就無法成為足球選手。」

自2002年開始所獲得的新環境,充滿連續的驚喜。「為什麼他們這麼厲害?這麼快?這麼強?」腦海中充滿了問號,感覺絕對無法追上隊友們的腳步。

「教育方式已經不同了。積極地去搶球,或者是進行溝通。被培育的方式,一方像是雜草般生長,另一方則是被細心澆水和施肥般成長。這就是差別。差距大到讓我覺得根本不可能追上。但我還是拼命跟上。無論是代表隊還是青年隊,都在想該怎麼追趕上來,怎麼踢出這樣的足球。即使成為職業選手也是如此。即使轉隊到新球隊,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拼命努力。每次環境改變時,我總會感受到危機感。」

透過這些覺察與學習,高萩描繪出持續上升的成長曲線。能夠融入任何環境的高度敏感度,或許正是他最大的武器。

「無論是進入J村的學校時,還是加入廣島青年隊時,亦或是進入代表隊和職業隊時,都是如此。在這些時刻,我的成長循環都在運轉。」

這也是因為去除了多餘,並且為了「足球」而留出空白。這種極簡主義的風格,使他能夠迅速適應新的環境。2003年時,以16歲8個月3天刷新了J聯賽最年少出場紀錄。進入職業後,於2006年借貸至愛媛FC,並在廣島成為不可動搖的正選球員,綻放光芒。2010年在J聯賽山崎納比斯科盃中獲得新英雄獎,逐漸成為備受矚目的存在。

然而,總是稍微向前看的洋次郎,真正意義上「改變了」的那一天,就是那一天。從那天起,他的生活方式中加入了一種新的想法。對於一直持續自我磨練的男子來說,加入的是「為了某人」的心情。這使得過去自私的髙萩洋次郎的生活方式增添了深度與份量,塑造出現在充滿魅力的樣貌。

2011年3月11日――。

感受力敏銳的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天發生的事情。



(後篇繼續)
※11月6日(周三)後篇已公開。


◇髙萩洋次郎(たかはぎ・ようじろう)個人資料




文字:Kohei Baba 
照片:Kenichi Arai、Masahito Sasaki